近年來,江蘇省揚中市依托當地特色河豚產業,以工業化理念推動傳統特產轉型升級,通過拉長產業鏈條、深化加工層次,不斷提升河豚產品的附加值和市場競爭力,為鄉村振興和農業現代化注入新動力。
一、揚中河豚產業基礎與現狀
揚中素有“中國河豚島”美譽,河豚養殖和烹飪文化源遠流長。目前,全市河豚養殖面積達數萬畝,年產商品河豚超過千噸,初步形成了集育苗、養殖、銷售、餐飲于一體的產業鏈。長期以來,揚中河豚產業以鮮銷和餐飲為主,產品附加值不高,抗風險能力較弱。
二、工業化理念引領產業升級
面對市場新需求,揚中市委、市政府提出以工業化理念重塑河豚產業,推動河豚特產從“土特產”向“工業化食品”轉型。具體措施包括:
- 標準化生產:制定河豚養殖、加工、包裝全流程標準,建立質量安全追溯體系,確保產品品質穩定可靠。
- 規模化經營:扶持龍頭企業,建設現代化加工園區,推動小散養殖戶向規模化、集約化方向發展。
- 科技化支撐:與科研院所合作,研發河豚深加工技術,開發即食產品、保健品等多元化品類。
三、拉長產業鏈,挺進深加工領域
揚中著力延伸河豚產業鏈,重點發展深加工環節:
- 初級加工:發展冷凍分割、真空包裝等初加工,延長產品保質期,擴大銷售半徑。
- 精深加工:開發河豚魚丸、魚餅、魚松等即食食品,滿足快節奏消費需求。
- 高附加值產品:提取河豚活性成分,研制膠原蛋白肽、保健膠囊等生物制品,提升產業附加值。
- 副產品利用:將魚皮、魚骨等加工成寵物食品或有機肥料,實現資源全利用。
四、成效與展望
通過工業化改造和深加工拓展,揚中河豚產業實現“三個提升”:
- 價值提升:深加工產品均價較鮮銷提高50%以上,帶動農民增收。
- 品牌提升:“揚中河豚”獲國家地理標志保護,區域公共品牌影響力擴大。
- 抗風險能力提升:多元化產品結構減弱季節性、市場波動的影響。
未來,揚中計劃進一步加大科技投入,建設河豚產業研究院,開發更多功能性食品;同時拓展電商渠道,推動“揚中河豚”走向全國市場,打造百億級特色產業集群。
揚中的實踐表明,以工業化理念改造傳統特產,通過深加工拉長產業鏈,是農業現代化的重要路徑,為其他地區特色產業發展提供了有益借鑒。